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為了讓底盤吸震性數據能夠橫向對比,每次測試我們都掌握以下標準流程
1.以P Box作為車速判斷:由於各車時速錶各有不同誤差,為了精準掌握車速30km/h、60km/h,因此以GPS訊號的P Box為車速依據。
2.震動計算起點統一:起始點為前輪壓到第一根減速條,震動儀產生G值開始計算。後輪壓到最後一根減震條、震動回復近於0時為計算終了。在車速一致、計算起終點都相同之下,所測得的震動數據即可橫向對比。
名詞解釋
瞬間最大G值:儀器所測得的瞬間最大值
三關卡震動時長:車身開始震動計算,到恢復平穩截止,將三關卡各自震動時間相加總合,時間愈短,可解釋成穩定性愈好。
三關卡G力總和:在車速、計算區段都相同的情況下,把同一段時間裡的震動值相加,若總值愈小,代表吸震性佳,需特別說明的是,這總和值不代表總受力,而是希望大家較容易理解且能相互對比的數據。CX-30懸吊設定偏向運動化,路感較直接,良好阻尼設定卻又能不失舒適性,以30km/h進行測試,瞬間最大G值為0.74與-0.66G,體感上並不會有太過強烈的衝擊,當左右輪同時跨過減速墊時阻尼快速吸收震盪,車身能快速回穩。震動時長僅1.181秒、G值總和也僅232.14G,表現相當不賴。
相較CX-30良好的懸吊設定,Eclipse Cross在衝擊感方面則顯得有些「未加修飾」,正負最大G值雙雙突破1G,阻尼也未能有效吸收震盪,從曲線能看出連續左右關卡車身擺盪顯著,連帶也讓震動時長與震動總和雙雙飆高,低速壓過突起物的舒適性並不出色。
Karoq在試駕過程中便能深切感受懸吊以舒適性為設定目標,底盤回饋柔軟、阻尼有效吸收多餘晃動,如此體感也能從測試曲線中得到印證,曲線振幅極小,即使在左右同時關卡也僅來到0.5、-0.4G最大數值,連續左右關卡更是表現出色,完全沒有阻尼來不及吸收的情況產生,舒適性絕佳。
將測試車速提高至60km/h,CX-30懸吊仍是一派紮實而明快,最大G值雙雙提升至約1.2G,衝擊感相較30km/h顯著提升,且經過連續左右關卡曲線開始稍有紊亂,表現並不如30km/h那般出色。
Eclipse Cross面對60km/h測試同樣在三車之中居於劣勢,瞬間最大G值飆高、曲線紊亂的狀況比起CX-30更明顯一點,舒適性不如同場對手,且差距相當顯著。
不論從測試數據或曲線來看,Karoq在60km/h測試中都取得相當好的表現,曲線同樣俐落而沒有多餘二次擺盪,阻尼依然很好的發揮吸震作用,瞬間最大G值也僅0.64G與-0.86G,顯見Karoq在彈簧設定偏軟、配合吸震效果快速的阻尼,能有效化解路面突起所帶來的不適感。
實際對比數據,Eclipse Cross在怠速表現最為出色,沒有引擎運轉噪音傳進車室,而在日常行駛40km/h與70km/h區間,三車表現皆在相同水平。而影響長途舒適性甚鉅的110km/h則以CX-30表現最為優異,在胎噪與風切聲抑制皆頗具水準,對比之下,Karoq雖稍有風切聲,但Eclipse Cross卻是在胎噪方面更顯惱人。
CX-30擁有三車中最接近房車的坐姿,由於前座直接沿用Mazda 3設定,因此座椅能調整至極低位置,能適應各種不同的駕駛坐姿,整體椅型設計也符合人體工學,前座舒適性不錯。CX-30後座椅背角度略為挺直且無法調整,配上較小的膝部空間,相較前座、後方舒適度並不算出色。
Eclipse Cross座椅泡棉飽滿舒適並保有支撐性,前座兩側包覆對應此車運動性能已屬充足,沒有太多挑剔空間,但坐姿是三車最高;後座則提供前後滑移與椅背角度調整功能,只是大腿支撐性稍感不足,不過擁有三車唯一的全景天窗,有助採光與降低壓迫感的效用。
Karoq前座人體工學表現頗佳,腰部、大腿前端都能確實得到支撐,兩側包覆性也有一定水準,泡棉設定表層柔軟、內部支撐力足夠,置身其中相當舒適;後座乘坐感比照前座辦理,同時也具有四段椅背角度調整,全車乘客擁有相雷同的舒適表現。
CX-30中控台高度較低一些,讓前方視野相對出色,而逐步上揚的腰線則是讓尾窗面積狹小,後方視野來到42.3m,實際上路需間隔約5~6台車身的距離才能看見後方車輛,需多加習慣。Eclipse Cross則受惠於兩片式後窗,後方視野不被車體所遮蔽,能清楚看見後方障礙物。
CX-30後視鏡造型偏狹長,左右反射範圍相對較為開闊,左方後視鏡反射角度高達32.5度,無需刻意改變坐姿即可輕易觀察後方來車;Eclipse Cross與Karoq鏡面造型則偏方正,如此設計在停車時容易觀察後輪位置,但行車時卻得多多注意才能確保後方路況,或仰賴車側盲點警示系統提醒,這項配備僅有Karoq列為標配,其餘兩款則為高階車型才有配置。
此次超級測試三車在全車盲區部分表現皆屬五門車型合理範圍,並沒有視野特別不足的車款,其中表現最好為車體相對方正的Karoq,CX-30則受限於A柱較前傾略為遮擋視線,Eclipse Cross則是後方C柱遮擋面積較大。
Karoq軸距最短僅2638mm,迴轉半徑表現與中型房車相仿,窄巷穿梭仍屬靈活好駕馭,Eclipse Cross 2670mm軸距為三車之最,但實測迴轉半徑則僅4.8、4.7m,表現比起CX-30要來的好上些許。
Mazda旗下車款的操控向來都有不錯表現,CX-30也不例外,延續Mazda3的前麥花臣、後拖曳臂底盤,或許因應休旅車較高、較重的特性,懸吊調校的比Mazda3再多一絲運動性格,讓人有「比馬3更好轉」的感覺,這樣的運動化設定,加上CX-30是三車裏頭最低矮的,讓CX-30操控性是全場最佳,轉向精確、懸吊支撐性好,原廠配胎Toyo Proxes R56也能提供理想的抓地力,以百萬級距跨界休旅的角度來看,彎道操控性實在沒有好挑剔的!
採用相同底盤的Mazda3,車尾相當靈活,變成CX-30之後,車重、車高、懸吊設定都不同,CX-30車尾較為穩健,但若與其他兩車相比,車尾跟進反應還是較好一點。2.0升自然進氣引擎+6速手自排的動力組合,沒有太多特殊之處,但變速箱進退檔表現倒是不錯,俐落且迅速,不過Mazda3與本車在這場地都有一個狀況,就是直線底剛好是2檔斷油,時間很短,約莫半秒而已,是個很尷尬的時間,若進3檔,又得馬上退回2檔,這進退檔的時間超過半秒,因此我們選擇2檔斷油拖至直線底,若能避免這情況,相信能將44.6秒單圈時間推進0.1秒。
Eclipse Cross車身重心是三車最高的,車高是一項主因,而坐在車內,駕駛坐姿也是最高,CX-30與Karoq是標準的跨界感,Eclipse Cross則近似一般SUV。或許重心、坐姿都較高,開著Eclipse Cross在賽道奔馳,搖擺感受也較多一點,但舒適型的懸吊,倒是都能穩穩撐住車身,不至於讓人打消探索極限的念頭!
這次Eclipse Cross派出頂規四驅車型,S-AWC四驅系統能調整前輪左右側出力,還有前後動力分配,並區分Auto、砂石、雪地三種模式,在砂石設定下,後輪會獲得較多的動力,跑起來靈活一點,Auto模式較為中性,雪地模式則趨向前驅;225/55R18的橫濱BlueEarth E70抓地力不算出色,但好在有四驅系統,出彎加速時,1.5升渦輪引擎的扭力才不會因空轉而流失,最後跑出45.0秒紀錄,其實還不錯,若想拿下竿位,輪胎小小升級一下就能達成!
Karoq避震器阻尼很柔軟,一般路上行駛有點搖晃感,顛覆一般對於歐系車的印象,不過震動測試倒是有出色的表現,舒適性佳,換成在賽道上測單圈,出乎意料的,懸吊在激烈操駕下,也能提供合理的支撐性,無論是照片或影片,都能清楚看出,車身側與另外兩車相當,並沒有因避震器阻尼較舒適就顯得軟腳,顯見底盤設定有其獨到之處!
Karoq與Eclipse Cross同樣都是1.5升渦輪引擎,扭力也同為25.5kgm,但或許是變速箱差異,採用DSG的Karoq,扭力釋放比CVT的Eclipse Cross直接一些,出彎加速時,215/50R18普利司通Turanza T001常有空轉情形,不過真正影響單圈成績的,是本車循跡系統在Off情況下,一旦偵測到打滑就會強制On,無法恆時關閉,明顯抑制動力釋放,因而影響單圈成績,最後以45.4秒居末。
CX-30動力並沒有新鮮感,仍是那套沿用已久的2.0升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搭配六速自排變速箱,輸出165hp/21.7kgm實屬中規中矩,可別小看這套動力,極高的成熟度不論加速感或節能性都不顯弱勢,配合車款特性Mazda也都調校出合適的變速箱邏輯,開起來仍是輕快有力。
Eclipse Cross搭載擁有163hp/25.5kgm的1.5升四缸渦輪動力,扭力展現渦輪引擎優勢,最大扭力從1800rpm便全數釋放,配合調校得當的CVT變速箱,日常駕駛油門輕踩即可感受車速逐步攀高,整體動力感受飽滿且順暢。
Karoq搭載1.5升四缸渦輪引擎,作為福斯集團主力動能,引擎科技含量自然不容小覷,具備汽缸休止系統在低負載時以雙缸運行降低油耗。動力方面150hp/25.5kgm看來不甚突出,配上七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卻也反應靈敏,再加速表現在三車之中最為出色。
CX-30是三車中唯一採自然進氣引擎的車款,但靠著2.0升排氣量,0~100km/h加速、0~400m表現都勝過兩部1.5升渦輪對手。渦輪引擎扭力來得即時的特性則反映在40~70km/h再加速表現,以Karoq憑藉DSG快速地響應速度擁有最快的再加速反應,相較之下CX-30則需等待轉速攀升後動力才會湧現,再加速反應居於末位。
深入比較三車加速曲線,能看出CX-30自排變速箱較能承受起步瞬間扭力,在起步當下搶得先機。Karoq則在起步當下稍有延遲,為了保護變速箱、離合器接合較緩的設定讓車輛緩緩帶出,從曲線便能看出儘管三車動力差異不大、但不同的變速箱配置成為勝出關鍵。
煞停實測考驗著輪胎縱向抓地力表現、煞車系統與車身穩定性,來到測試路段一腳踹下煞車、交由ABS系統將車輛穩穩停下,Eclipse Cross與Karoq在此項目中可說並列前茅,煞停距離差異微乎其微。相對CX-30則來到40.14m,表現略遜於其他對手,但仍屬市售平價車款的合理制動距離。
此次油耗測試恰逢小周末,台北市區路況極為壅塞,走走停停的情況讓引擎怠速熄火功能至關重要,然而世代最新的CX-30卻未搭載怠速熄火功能,市區油耗實測來到9.1km/L,在三車之中敬陪末座。高速油耗則發揮一貫的省油印象,油耗實測來到17.6km/L,以2.0升自然進氣引擎來說整體油耗算是出色。
Eclipse Cross怠速熄火在市區路段都能確實啟用,在為期約90分鐘的市區油耗測試過程中,系統顯示長達29分鐘為引擎熄火狀態,最終計算油耗也來到11.7km/L的優異表現。高速路段實測成績則為15.4km/L,以四驅跨界休旅的角度出發,如此油耗也屬高標。
相較Eclipse Cross、Karoq的怠速熄火功能便幾乎沒有作動,推測由於作動條件設定嚴苛,在日常行駛狀態下不易進入熄火狀態,最終市區油耗實測來到9.7km/L。而在高速部分Karoq發揮DSG變速箱傳輸效率較高的特性,繳出18km/L高速實測油耗在三車之中顯得突出。
為何要買跨界休旅?無非是為了想要更高的底盤、更高的視野卻又不想犧牲操控性,Mazda CX-30恰恰能滿足以上需求,不僅在賽道測試中脫穎而出、加速表現也輕鬆樂剩兩位對手,再加上美型身段與質感滿溢的內裝氛圍,想要不流於俗套的操駕樂趣?選擇CX-30準沒錯。
Eclipse Cross與Karoq卻也不見得遜於CX-30,真要說,我們認為該是設計取向不同,Eclipse Cross陽剛帥氣,內裝質感與動力表現也算恰如其分,更別說同級少見的四驅配置該算是Eclipse Cross一大優勢。至於Karoq則是在空間、機能與舒適方面最為突出,鎖定注重家庭生活、時常滿載全家歡笑的愛家好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