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兩台新世代LSUV無論低速、高速,其隔音品質皆讓人滿意,底盤、風切聲抑制得宜,但柴油動力著實考驗靜肅性,兩者同場比較下,GLE的柴油引擎運轉聲明顯一些,因此各速域間噪音皆比X5大1dB左右。
BMW X5坐椅並沒有強調運動性,但其坐椅發泡棉硬挺,兩側腰靠也較突出,加上電動夾緊功能,操駕時能賦予駕駛更多安全感。
相較之下GLE設定偏向舒適,椅型服貼且泡棉柔軟,加上略高的著坐點設定,營造出如沙發般放鬆的坐姿,此外,GLE雙前座都有三組記憶功能,而X5僅駕駛座能記憶,讓GLE在座椅機能性略勝一籌。
X5後座泡棉同樣偏硬挺,加上椅背剪裁立體,能讓身體陷入其中牢牢固定,而較長的椅面則助於腿部支撐,人體工學相當到位,另一優點則為低腰線設計,也讓後座乘客有優異的視野。
GLE雖然椅面長度較短,但高座點讓腿部擺放自然,加上空間優勢之下,整體乘坐感受比X5放鬆舒適。
在前後視野表現上兩者各有千秋,X5仰賴較低的中控台佈局,換取優異的前方視野,不過較高的車尾腰線,也讓後視野有所犧牲,至於GLE則是車室包覆感較強,但尾門腰線低,後視野較佳。本次兩輛LSUV的前後視野數據屬優異,加上都有環景輔助加持,也能大幅減少視覺死角!
X5與GLE兩側後視鏡視野都還算充足,尤其X5在駕駛座側視角高達35.2度,大大降低視覺死角所帶來的危害。兩車後視鏡在鏡片設計上略有不同,X5鏡片外緣延伸、幫助掌握兩側後方車輛;相對GLE則鏡片造型偏方正,在倒車時更容易掌握車身與後輪位置。
X5在環景視野表現略優於GLE,測量過程中能發現X5由於車身上半部較偏方正,對比GLE在A柱、C柱角度較傾斜,連帶也讓視覺死角增加些許。只不過實際計算盲區占比,X5視覺死角為26%、GLE則為27.9%,在五門車體中都還算合理表現,並不會對日常駕駛帶來太多影響。
兩台LSUV軸距相仿,X5為2975mm、GLE為2995mm,經實際測試,GLE即便軸距稍長,但左右迴轉半徑卻比X5更小,對於日常行駛也多少有幫助。
經過振動測試,還有在路上行駛,雖然可以清楚知道X5 25d底盤回饋比GLE 300d來得直接,但下到封閉場地激烈操駕,雖然只是頗小的卡丁車場,卻讓人訝異X5 25d身手竟是如此矯健(沒錯,我用常描述掀背車的矯健作為形容!),縱使非M款跑車懸吊,但小彎裡頭拐來拐去,就是撐得住,同時轉向也相當明確,握著方向盤,我可以清楚知道,過不過得去、車會滑移多少,進而逐步探究極限。
X5 25d車尾動態也比GLE 300d來得積極一點,比較跟得上轉向反應,讓整個動態能較為俐落,配胎265/50R19的Hankook Ventus S1 evo3 SUV也提供足夠側向抓地力,而X5 25d在這裡勝過對手的還有一點,就是可以全程3檔跑完,在特別刁鑽窄小的彎裡,沒有2檔轉速太高、3檔又推力不足,影響整體節奏的情形,當然了,這狀況會因不同場地而有變化,但在這裡,確實是X5 25d的致勝因素,最後以46.8秒強壓過GLE 300d的49.7秒!
GLE 300d強調柔軟舒適的懸吊,明顯影響激烈操駕的動態,車身重心轉換緩慢是其一,再來也隔絕很多動態資訊給駕駛人,讓人較難精準的操駕車輛,至於轉向反應,其實一般行駛下的表現不錯,我覺得與X5差不多,只是一旦激烈操駕,轉了方向盤,轉向動能被柔軟懸吊吸收了些許,才傳遞給輪胎執行,隔閡、不夠直接就這樣產生了!
上段文有提到,X5 25d能在這場地3檔跑完全程,是勝出因素之一,而GLE 300d在少數急彎裡,碰到2轉速太高、3檔轉速又太低的情形,若選擇2檔過彎,要在彎中速度最低時才退得進,但這時候我雙手忙著轉方向盤、進退檔撥片位置很難搞得清楚,GLE又沒傳統排檔桿讓我操作,出彎後又得馬上進3檔,搞得我好忙;那如果選擇3檔過彎,出彎的推力不太夠,影響單圈時間,不過剛前文我也說了,這狀況是因為場地特性而生,若是在速度較高的場地,也許X5 25d會有3、4檔尷尬情形出也說不一定,這是必須讓大家了解地方。GLE 300d單圈慢了2.9秒,確實不少,我們忠實地把數據呈現出來,但若就此下「GLE底盤怎麼這樣」的結論,倒是少了幾分客觀,尤其再比對震動測試結果,很清楚的,就是兩車底盤設定截然不同而已,誰好誰壞?倒不如先說你是操控派還是重視舒適吧!
X5 xDrive 25d旗艦版和GLE 300d 4Matic的動力來源均為2.0升四缸柴油引擎,科技性也都是高水平,不過就像開頭提到,單渦輪配置的GLE 300d 4Matic最大輸出245hp/51.0kgm,大於雙渦輪柴油引擎的X5 xDrive 25d(231hp/45.9kgm),加上變速箱檔位數量與調校的區別,在加速測試的章節裡,讓兩部車各自顯現不同的性格。
雖然X5 xDrive 25d的帳面數據略小於GLE 300d 4Matic,但BMW的8速手自排變速箱向來有高水準演出,一般行駛方式順暢、積極,全力加速則有直接的換檔反應,明顯感受動力有效傳輸,而柴油引擎通常在高轉速範圍會有推力衰減的問題,關於這點,X5 xDrive 25d表現也優於GLE 300d 4Matic,最後0~100km/h加速跑出超乎水準的7.1秒,快過原廠數據7.5秒,且三趟均有7.1~7.2秒的穩定表現,整體成績都勝過同場對手。
相較X5 xDrive 25d成熟的動力調校,GLE 300d 4Matic在引擎低轉速時,油門踩放需要稍微細心控制,否則容易產生頓挫,至於在加速測試中,一樣以運動模式進行,GLE 300d 4Matic的動力反應顯得比較溫和,尤其高轉速沒有X5 xDrive 25d來得飽滿,變速箱換檔速度也慢一點點,0~100km/h得出7.41秒的最佳成績,三趟都在7.4~7.5秒之間,和7.2秒的原廠數據在合理的誤差值範圍。
兩部車的剎車回饋在一般路上都很好控制,制動力道明確,容易熟悉習性,進而達到線性、無頓挫的減速過程。看到100km/h~0的煞停測試,兩者都有的輪胎等級與胎寬,最後成績在伯仲之間,36m對於超過2噸的大休旅而言實屬優異,而過程中較令人有印象的是GLE 300d 4Matic,雖然懸吊設定偏軟,不過全力剎車的狀態下,動態依然非常穩定,這部份X5 xDrive 25d也不惶多讓,都繳出高級品牌應有的高安定感。
油耗實測當天路況順暢,兩車都設定在節能模式並開啟怠速熄火功能。X5 xDrive 25d的怠速熄火功能對市區油耗有不小貢獻,通常都能撐過完整的等紅燈過程,而GLE 300d 4Matic的怠速熄火功能就比較沒「擋頭」,除了有還沒綠燈就發動的情況,市區後半段過程幾乎就無法進行怠速熄火功能,也讓彼此間的市區成績產生落差。至於高速路段,X5 xDrive 25d與GLE 300d 4Matic都具備鬆油門「空擋滑行」功能,在路況條件相同的狀態下,都取得不錯的實測數據,高速油耗打成平手。
若單看規格,兩部車的動力、配備旗鼓相當,但經歷一連串測試,彼此的性格差異顯而易見,先說X5 xDrive 25d,在1999年初登場就打著SAV(Sports Activity Vehicle)的名號,意味著就算是休旅,也必須灌輸BMW強調駕駛樂趣的精神,即使到20年後的現行車款,做到了高水準的舒適度,不過從許多地方都能感受到那份初衷,底盤刻意保留一絲路感,轉向精準、動態沒有多餘的拖泥帶水,這在賽道測試中也得到確實驗證,運動性顯然高於GLE 300d 4Matic,並且在其他測試項目與對手互有高低,把持豪華休旅該有表現,如果開車喜歡操之在我、對動態有一定要求,想必得選擇X5 xDrive 25d!
GLE 300d 4Matic是很傳統的賓士調調,動力溫順、底盤調性柔和又沉穩,不像X5 xDrive 25d有著較直接的動態,不過既然這次比的是入門的柴油動力,就不能單以誰快誰慢論成敗,如果今天各自派出性能版本就另當別論了!回到GLE 300d 4Matic的測試結果,在底盤吸震性以及空間表現是此車長處,不論是體感或數據都明顯優於X5 xDrive 25d,對於追求舒適代步且重視空間的買家而言正好!等於這一次又體會到BMW和M.Benz在造車理念上的差異,假設沒有特別的品牌偏好,就看你喜歡舒適多一些還是運動多一些囉!